目录
中西文化
感通成象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根基——兼论中西哲理差异的根源蔡祥元;5-15
荀子:后果论者,抑或德性论者?张新;16-26原典新诠
郭店简《尊德义》篇是孔子本人著作丁四新;27-36
儒家乐教本义——释“广博易良”张小雨;37-46
朱熹《仪礼经传通解》分节探析杜以恒;47-56子学探微
学术史视野下的“评法批儒”运动研究——以南京大学《韩非子》校注组为中心陈闯;57-66
尚高与致中:先秦子学学术图景的两种结构——以《庄子·天下》与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为线索张耀;67-78现代新儒家
牟宗三语言哲学思想探微林合华;79-87
唯识学与梁漱溟对儒学认识论的诠释黄敏;88-96海外儒学
《朱子语类》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张品端;97-103
《论语》在西班牙的译介传播及多向阐释左雅;李彼蔚;104-113儒士品格
先秦儒道仕隐观再探——从伯夷与叔齐归隐事件切入李芙馥;114-122
秦汉之际士子的皇权、皇帝印象与游离心态略论韦春喜;123-132家风家训
范式突破与方式创新——《颜氏家训》在中国家训文化史上的地位颜炳罡;133-145
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民间渗透探析孙顺华;146-154书评
多种视域下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探究施保国;155-159
一多不分,融通中西——《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》评介涂可国;160
征稿简章161